2016-07-06  郭姿伶、吳國榮/加拿大報導

不同於往年由老師遴選學生代表參加朗誦比賽,慈濟本拿比人文學校今年首創在Moscrop校區及Burnaby Central校區,舉辦上午班及下午班的第一屆班際詩歌朗誦比賽。所有師、生、志工及家長近400人出席,共襄盛舉。

華人移居在海外,得重新適應,生活實在不容易。如何讓孩子能在有人文精神的環境中,薰習一輩子都能受用的好習慣及理念,並保存傳統文化,是很重要的課題,這也正是慈濟人文學校辦學的宗旨。

慈濟人文學校和一般中文學校最大的不同,在於靜思語教學。老師們透過體驗、講述故事、省思、靜思、生活實踐五大歩驟,讓孩子了解靜思語的含意,讓學生能將這些智慧的良言,深植心田,讓將來的人生道路走得更豐富充實。教務主任陳琍琍用心規畫這一次的詩歌朗誦比賽,作為靜思語說故事的暖身活動。

11月21日(星期六)早上11點比賽開始,校長黃秀香表示:舉辦全校詩歌朗誦比賽的目的,是希望透過詩歌的朗誦 ,讓孩子們了解詩詞的內涵,體會並感受詩詞之美。美妙的韻律 讓孩子們能將詩詞朗朗上口 ,輕鬆快樂地學習中文,提高孩子們學習中文的興趣。

透過班級的比賽也可讓孩子們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,更可訓練孩子們面對群眾的勇氣及膽量。除了訓練學生的口才及臨場反應之外,更重要的是,希望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靜思語的心得,透過演講或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。更期盼學生能將所體驗的心得,落實在日常生活中。

◎中高年級組 思古創新兩相宜

比賽的流程是依照中高年級、幼低年級、下午班低年級三個階段。第一場由進修三、四的高年級學生打頭陣,帶來了杜秋娘的 〈金縷衣〉:「勸君莫惜金縷衣,勸君惜取少年時。花開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。」勸喻人們要珍惜時光,以免「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悲傷」。孩子們配合動作和音樂,剎那間,時間的轉輪似乎將大家帶到了古人吟詩作對的情境。

隨著時光隧道,六誠呈現〈靜夜思〉: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。」配上高掛的月亮道具,撥動了人們心中一根最敏感的「情弦」─思鄉情。

進修二誠班帶來的是席慕蓉的〈一棵開花的樹〉:「如何讓你遇見我,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,爲這—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,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,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‧‧‧‧‧‧」這是一首寫給大自然的情詩,學生們靦腆地用肢體語言傳達新詩的意涵。

四誠王維唱誦的是送別的名曲〈渭城曲〉:「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」透過孩子們的口,有著不同的意境。

五誠帶來楊喚的新詩〈小蜘蛛〉:「黏住小蒼蠅亂飛的小翅膀。蜜蜂姊姊小心呀,可別飛到這裡來給我送蜜糖!風兒把落花吹上我的網,露水把珍珠掛上我的網。是漂亮的呀,是我家。」詩句逗趣,孩子們個個化身為一隻隻的小蜘蛛,帶來了滿堂彩。

三誠的小朋友齊聲念著〈早發白帝城〉:「兩岸猿聲啼不盡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」有的做著划船的動作,有的做小猴子的動作,配合著老師的手搖鈴,家長看了發出會心的笑容。

進修一誠帶來〈今日詩、明日歌〉:「今日復今日,今日何其少!今日又不為,此事何時了。人生百年幾今日,今日不為真可惜!若言姑待明朝至,明朝又有明朝事。為君聊賦今日詩,努力請從今日始。明日復明日,明日何其多! 我生待明日, 萬事成蹉跎。 世人皆被明日累,春去秋來老將至。朝看水去流,暮看日西墜,百年明日能幾何?請君聽我明日歌。」一句一句重複朗誦,扣人心旋,聽眾隨著字裡行間的訴說,更加體會要保握當下!

◎幼低年級組 生動活潑唱作具佳

幼小誠以稚嫩的聲音唸著唐朝詩人孟浩然的〈春曉〉:「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,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」加上天真無邪的動作,全場跟著節拍左搖右搖,陶醉在詩中。

幼大誠發揮團隊精神,一人一句,字正腔圓地唸出唐朝詩人高騈的〈山居夏日〉:「綠樹陰濃夏日長,樓臺倒影入池塘。水晶簾動微風起,滿架薔薇一院香。」。

幼大正的孩子圍著圍巾唱誦唐朝詩人孟郊的〈遊子吟〉:「慈母手中線,遊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暉。」哥哥姊姊在兩旁敲打瓶子,愛心媽媽吉他伴奏、愛心助奏,場面熱鬧。

一誠帶來唐朝詩人的〈登鸛雀樓〉:「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」短短的幾句詩,但在孩子的臉上都看到了認真的態度。

二誠呈現的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〈問劉十九〉:「綠螘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。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」台上幾分鐘,台下幾年工。

二正帶來的〈上學歌〉:「天亮、天亮了、公雞正在叫、穿好衣、洗好臉、快快上學校、見到同學拉把手、互相問個好。」讓兒時的情景彷彿一一出現在眼前。唐朝詩人的王維〈相思〉:「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?願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。」則道盡相思之情。

最後由雙語班表演〈手戲歌〉:「一拍拍手,二拍拍胸,三搓搓繩子,四拉弓,咻~碰五摸摸頭,六咚咚,七吹吹喇叭,八叭叭叭。」歡樂氣氛中結束了早上的比賽。

四誠朱代睿的媽媽張伶銖女士表示,藉由詩歌朗誦比賽,孩子們可以了解到中國文學之美,感謝學校辦這樣的活動,不論得獎與否、名次如何?整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學習。

◎下午班組 提升學習中文的趣味性

下午班一年信班的劉憶蓉老師分享比賽的點滴,她說:「詩人李白的〈獨坐敬亭山〉,是抒發內心無奈之情,但考慮學生的年齡比較小,所以只跟學生們對這首詩作簡單描述,把重點放在詩中的鳥、雲和山的部份,加強學生們對學習中文的趣味性,培養他們的自信心。此外,在比賽部份,加入不同樂器,大大提高表演的可觀性,更能加強團隊精神的發揮。」

正如靜思語提及到:「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」,憶蓉老師這份體貼的心意,已為學生們默默地散播「甘願承擔,矢志付出大愛」的種子。

老師們創新編排、學生認真用心、家長開心參與,讓詩歌朗誦比賽成為一場不折不扣的思古人文饗宴。

 P2P3P4P5